如果歷史可以借鑑(而它往往做不到),那麼中國有可能施行食品價格管控,對於股票投資者而言就是一個賣出信號。滙豐銀行(HSBC)的孫瑜(Steven Sun)研究了一下2008年上一次施行價格管控時中國股市的反應。而他不喜歡自己的發現:股市在啓動食品價格管控後的3個月內下跌14%,在啓動煤炭價格管控後的3個月內下跌22%。孫瑜表示,這一次很有可能下跌10-15%。可能這聽上去不算什麼,但動盪的中國股市往往會超出這些目標。或許這正是滙豐執行長在本月早些時候宣稱新興市場將出現震盪時的涵義。
孫瑜在報告中表示:「價格管控的風險正逐漸顯現。」他警告稱,由於中國央行採取偏向成長的姿態,加之各部委之間看法分歧,中國央行在採取政策行動方面「滯後於曲線」。美聯準的二次定量寬鬆可能會迫使中國在農曆新年的消費熱潮出現之前採取價格管控措施。
滙豐預測,年底香港恆生指數會在22000點(昨日收於23214點),而上證指數會在2800點(昨日收2838.9點)。對投資者而言,唯一的安慰是,孫瑜的預測似乎至少包括了上證指數過去一週已經跌去的11%中的一部分。
您已閱讀63%(470字),剩餘37%(27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