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爲資本主義會診

A perilous path to prosperity
資本主義已轉至東方?


在2012年的大部分時間裏,美國和歐洲恐怕還將繼續與衰退共舞。許多經濟學家稱,除非中國經濟出現「硬著陸」,否則亞洲除日本以外的國家,將繼續實現7%左右的快速成長。有經濟學家認爲,充滿能量、創新和成長渴望的生機勃勃的資本主義,已經轉移到了東方。

A few years ago it would have been difficult, if not impossible, to imagine European leaders, begging bowl in hand, turning to Beijing for a financial bail-out. Equally, few would have predicted that Chinese leaders visiting Washington would publicly berate US policymakers about their mismanagement of the world’s biggest economy. But the world has changed. The 2008 implosion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in America and Europe, and last year’s European sovereign debt crisis, have accelerated the shift of economic momentum to Asia.

幾年前,即便不是全無可能,我們也很難想像,歐洲領導人會向中國政府託鉢「化緣」,請求提供資金紓困。同樣,很少有人能夠預見到,訪問華盛頓的中國領導人會公開指責美國政策制定者對這個全球最大經濟體的管理不當。但世界已經發生了變化。2008年美國和歐洲金融體系的崩潰,以及去年的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加速了經濟動能向亞洲的轉移。

您已閱讀5%(686字),剩餘95%(1309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戴維•皮林

戴維•皮林(David Pilling)現爲《金融時報》非洲事務主編。先前他是FT亞洲版主編。他的專欄涉及到商業、投資、政治和經濟方面的話題。皮林1990年加入FT。他曾經在倫敦、智利、阿根廷工作過。在成爲亞洲版主編之前,他擔任FT東京分社社長。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