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信

危機根源在全球化,而非資本主義

讀者dyqdale:全球化使西方不得不將製造業轉向新興經濟體。在缺少本土製造業支撐情況下,西方過度金融又缺乏監管,釀成資本主義的新毛病。

FT中文網編輯,

讀了《資本主義需要重新設計》一文,我認爲,資本主義的本質是市場經濟。敢於冒險的企業家在承擔風險的同時,也獲得了他們應得的利益(這種利益遠高於一般收入水準)。由於企業家有可能破產,所以他們的高收入有合理性。

依靠企業家精神,資本主義創造了過去幾千年所沒有產生的財富,人類社會有了長足的進步。資本主義鼓勵人進步,刺激人創造財富,也旗幟鮮明地保護私人財產,與此同時通過再分配,協調社會各階層共同發展,較好解決了效率與公平的關係,因此被許多國家認同。儘管資本主義在發展過程中遇到過挫折,但經過自我療傷,逐漸走向成熟。

您已閱讀38%(261字),剩餘62%(42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