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人民幣

中國應抓住匯改良機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劉海影:在G20峯會上,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關於人民幣的強硬表態,具有政策合理性:中國可維持既有資本管制,同時放大人民幣兌美元浮動空間,在放大的雙向波動中實現人民幣幣值動態穩定。

在上週舉行的G20會議上,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呼籲全球領導人不要再敦促新興市場升值貨幣,他使用了迄今爲止中國在匯率問題上最強硬的措辭。這一表態具有重要意義,也具有充分的政策合理性。

迄今爲止,要求人民幣加速升值的呼聲主要來自國際,但在中國國內也不乏呼應者。這些呼聲背後依據的理由,有些合理有些不合理,但綜合考慮之下,目前人民幣升值的速度需要降低而不是加快。

來自國外的升值呼聲,主要是出於對全球經濟平衡的考量。這種意見認爲,全球經濟失衡的典型體現是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的鉅額貿易逆差,以及新興市場國家以及石油輸出國家的鉅額貿易順差。巨大規模的貿易失衡導致巨大規模的資本跨境流動與不確定性,加劇了國際經濟無序調整的風險。撇開發達國家的責任不論,從新興市場國家能夠爲此做出的貢獻角度看,這派意見認爲,新興市場國家進一步減少對外匯的干預、減輕幣值低估程度,是推進全球經濟平衡的必要前提之一。

您已閱讀14%(389字),剩餘86%(243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