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美關係

中美貿易失衡新解

北京大學副教授餘淼傑:美國參議院再次認定中國是「匯率操縱國」。除去加工貿易,中國一般貿易爲逆差,如何避免爲他人做嫁衣裳?增加對美進口或是唯一新解。

十月初,美國參議院又通過決議,再次認定中國是所謂「匯率操縱國」,認爲由於人民幣長期低估,造成美國大量工人失業,並使中美貿易失衡, 據美方計算,2010年雙邊貿易美方逆差2520億美元。因此,提議提高如果人民幣不短期大幅度升值,將對中國進口品採取懲罰性關稅。

美國所提「匯率操縱國」一說,已不是什麼新鮮事。早在五年前就耳熟能詳了,這次老壺也沒裝什麼新酒。自2005年匯改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已升值超20%。那麼人民幣升值到底會不會減少中美貿易失衡呢?

答案很明確:會。筆者近日發在美國一核心學術刊物的論文發現:人民幣每升值10%,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就會下降16%。換言之,如果人民幣這些年沒升值的話,那今天中國對美的出口會多出32%。這的確不是個小數字,也難怪匯率操縱一說在美國大有市場。

您已閱讀15%(339字),剩餘85%(196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CMRC朗潤經濟評論

《CMRC朗潤經濟評論》專欄由北京大學中國宏觀經濟研究中心(CMRC)向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獨家提供。中國宏觀經濟研究中心隸屬於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負責主辦「中國經濟觀察」季度報告會和定期發佈有關宏觀經濟的「朗潤預測」等項目,擁有一支長期關注宏觀經濟態勢的著名教授團隊。他們將輪流執筆撰寫這個專欄。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