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紀事

臺灣兩則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夏日午後的基隆港破敗、沉悶,我漫無目的地閒蕩。我走過海濱情人大道,商鋪大多關了門,而招牌像是經年未經洗刷。

「你從來哪裏來,國語這麼標準?」 唱片店老闆是個中年男子,眼睛特別大,態度溫和,問話的語氣裏半好奇、半客套。

我在找江惠的唱片,特別想聽她唱的《望春風》,這情感粘稠的臺語歌,爲我理解臺灣提供了另一個角度。

夏日午後的基隆港破敗、沉悶,我漫無目的地閒蕩。我走過海濱情人大道,它的名字令街道更顯得暗淡、油膩,商鋪大多關了門,而招牌像是經年未經洗刷。在一個半山的國小的操場上,蔣介石黑漆漆的半身像孤獨、落寞地矗立著。在海港那一邊,是白色、高大的女神像,像是觀音、又像是媽祖。

您已閱讀7%(232字),剩餘93%(302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中國紀事

跟隨作者足跡,遍遊世界東西十萬裏;追蹤作者思緒,縱論中國上下五千年。 作者許知遠,200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電腦系,曾任《經濟觀察報》主筆,《商業週刊/中文版》執行主編。現爲獨立作家,已出版作品《那些憂傷的年輕人》《中國紀事》和《醒來》《僞裝的盛世》《抗爭者》等。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