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紀事

富春江與塞納河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許知遠:我到了郁達夫的故居,看到了他寫了又寫的富春江,沿江走上五分鐘,就到了當年的新學堂舊址,它已改成了一所小學。趙家小姐的大廳在哪裏,趙小姐魂歸了何方?

「你姓趙嗎?」我問。她二十歲出頭的樣子,一張白淨的瓜子臉,上面有幾粒淡淡的雀斑。

她笑了,她真聰明,立刻明白我的玩笑之語。我們站在這個安靜的院落裏。正是夏日的午後,整個小城都在昏睡,空氣潮溼而慵懶。院落還有那座二層木製的小樓,曾是郁達夫的故居。它也是富陽縣城僅存的幾座老房子。在九十年代末的城市改造浪潮裏,灰磚、吊梁、天井、窄巷的舊痕跡被剷平了,取而代之的水泥、馬塞克、藍色有機玻璃的樓房與馬路。這刻意儲存下的故居,也不是往日的模樣,它修繕一新,漆色濃釅,它也是遊人必經之地。

您已閱讀9%(238字),剩餘91%(246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