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股事鉤沉

一封內參差一點關了股市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陸一: 1990年7月,中央領導人從內參上了解到,深圳股市之狂熱已經達到萬人空巷的地步,機關幹部、羣衆不去上班,都去炒股。

1990年7月,正當上海和深圳兩市緊鑼密鼓地籌備成立證券交易所的當口,當時人民日報駐汕頭、珠海和深圳經濟特區的首席記者王楚,寫文章反映了當時深圳股市的一些熱鬧情況。據王楚事後表示,他寫這篇文章的本意是想說明,深圳有這麼一個股票市場,已經出現了一些混亂現象的苗頭,市政府也有針對性地採取了一些措施。他的用意只在引起社會注意,這是改革產生的新東西,應該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視,不能這樣繼續狂熱下去,別讓已經經歷三年風風雨雨的股市走上歧途,斷送這輝煌的改革試驗。

當時,文章寫出以後,深圳市政府祕書崔林找到王楚說,這篇文章肯定會產生很大的社會影響,這將會給起步不久的深圳股份制改革造成很大壓力。於是建議王楚,是否通過組織程式,請主管市長審閱一下再決定。於是王楚將稿子送交主管副市長張鴻義審閱,張鴻義覺得也應當給股市敲敲警鐘。深圳股市能發展到今天這局面,很不容易,如果像眼下這個炒法,股份制改革將毀於一旦。因此,簽字同意王楚在內參上發表。(詳見《深圳股市風雲》,張建偉、張躍進、汪景鋼著,南開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第114-115頁。)

但是沒有想到,人民日報總編室把這個反映情況的材料中關於採取措施的部分去掉了,只把前面駭人聽聞的炒股狂熱的情況列舉出來,說深圳市股票市場炒股狂熱,已經達到萬人空巷的地步,機關幹部、羣衆不去上班,都去炒股,暴利極高,連香港紅燈區的老鴇都不做了,改去深圳炒股。

您已閱讀24%(590字),剩餘76%(182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中國股事鉤沉

陸一,上世紀90年代初至今,一直工作在證券界,供職於上海證券交易所。中國證券市場是一個在特殊時期、用特殊方式誕生的特殊市場。作者收集、整理了諸多中國證券市場發展史中的小故事、小花絮,與讀者分享,也希望激發起當年親歷者的記憶,共同來還原中國股市20年的真實歷史。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