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股事鉤沉

從上交所英文名字說起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陸一: 中國證券市場早期發展過程和改革開放一樣曲曲折折,有不少政治和意識形態的爭論。上交所英文名字的變化,只是一個縮影。

很少有人注意到,上海證交所1990年建立後直到1997年搬到浦東之前,門口金色大字的英文翻譯是「Shanghai Securities Exchange」而沒有直接用「Shanghai Stock Exchange」。

圖1:黃浦路上海證券交易所舊址所標的英文翻譯。攝影:陸

您已閱讀4%(137字),剩餘96%(341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中國股事鉤沉

陸一,上世紀90年代初至今,一直工作在證券界,供職於上海證券交易所。中國證券市場是一個在特殊時期、用特殊方式誕生的特殊市場。作者收集、整理了諸多中國證券市場發展史中的小故事、小花絮,與讀者分享,也希望激發起當年親歷者的記憶,共同來還原中國股市20年的真實歷史。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