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2月交易所成立後,股票交易採用的是實物券交收,交收時間規定是T+3,也就是今天成交、第三天你才能交收。
在交易所成立以後,交易空前活躍,街頭上出現了倒賣股票的「黃牛」。當時,交易所設立了清算部,負責交易過戶等事務。每天閉市後,人們帶著大量實物股票來辦轉讓過戶手續。一開始,他們還是用手提箱裝實物股票,後來發展到每天1萬多筆交易,來辦過戶手續的投資者只能用麻袋裝實物股票,工作人員天天忙到下半夜,給交易所的正常運轉帶來很大的壓力。開業初期,上海證券交易所只有20多個席位處理交易(開業時只有25個會員單位),完全無法應對成千上萬的上海投資者的要求,再加上交易系統和計名過戶制度的阻礙,上海證交所那時完成一筆股票買賣最長要用半個多月。
您已閱讀6%(320字),剩餘94%(515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