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晚,我們導報的老作者、老朋友吳稼祥在微網誌上就深交所開業前的老5股是否有公開買賣發出詢問。之後兩個小時,不見有人回應。於是我在微網誌中簡要地就史實做了一個應答:「深圳證交所成立之前,已經有所謂老三家(即特區證券、國投、中行證券業務部)在進行櫃檯交易。最早上櫃的是1988年4月1日開始交易的深發展,後來就形成所謂的老5股。在1988年-1990年初,市場基本平穩。但1990年2月-5月出現暴漲。」
整個週末,由於「梅超風」(超級颱風梅花)的光臨只能宅在家中,翻檢深圳早期證券市場的歷史資料,感覺網上的許多爭議和不解,其實是對深圳證券市場史前的那一段瘋狂的歷史不甚瞭解所造成的;媒體所傳播的諸多所謂史實,其實也並不完全準確;而那一段狂熱瘋癲的造富歷史及其後果,對理解現在的證券市場諸多表象應該大有幫助。我作爲一個市場歷史的研究者,只能在這裏把我所瞭解的深交所成立前深圳證券市場歷史史實提供給讀者。
在深圳證交所誕生之前,深圳證券市場在1987年前後就已經形成了相當規模的櫃檯交易市場。當時,深圳就有「老三家」之說,也就是指: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特區證券公司(簡稱「特區證券」)、中國銀行深圳國際信託諮詢公司(簡稱「中行證券」)、深圳國際信託投資總公司(簡稱「國投證券」)
您已閱讀13%(536字),剩餘87%(361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