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關於中國國有企業分紅比例的話題,一直是討論的焦點。筆者想提出的問題是,國有企業是否應該分紅和分紅比例的多少的問題需要建立在一個基礎上,這就是中國國有企業的利潤真實麼?
這個問題的提出似乎有些莫名,企業獲得的利潤,是通過自身的經營和管理獲得的,國企的管理者們肯定也覺得有些委屈,當年國企大面積虧損時,被廣泛地批評,現在國企「鹹魚翻身」了,卻仍然被指責。
國企經營者們的委屈當然可以理解,但事實上,筆者希望提出的問題是,國企的經營成本之一的信貸成本是否被「合理計算」?在「合理」計算了成本後,中國國有企業的利潤是否還會那麼高呢?
您已閱讀17%(265字),剩餘83%(125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