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總理溫家寶上週六在全國人大會議上發表年度政府工作報告時,對房地產通膨問題發出告誡,這並不令人意外。人大會議召開前夕溫家寶與網友在線交流時,普通民衆提出的每8個問題中,就有一個與房價飆升有關。果然,房價現已被正式列爲公衆關切的首要問題之一,與非法佔地、食品安全以及腐敗並列。
後三個問題應對起來可能更簡單一些。房價問題的核心是,推行住房商品化15年以來,中國尚未經歷嚴重的房價震盪,更遑論樓市崩盤。中國樓市經歷的最驚險時刻,是在2008年8月至2009年2月期間,當時全國房價指數(衡量70個城市新房銷售價)的月度環比變化爲負值。自2005年8月開始編制該指數以來,平均月度漲價幅度爲0.5%,相當於每年6%,是同期銀行平均儲蓄利率(2.8%)的兩倍多。這就是爲什麼有這麼多公寓樓閒置的原因:租金收益率無關緊要。在衆人眼裏,只要擁有房產,就走上了一條致富捷徑。而且,鑑於首套住房的抵押貸款利率(7.26%)仍只有名義國內生產毛額(GDP)增幅(14.7%)的一半左右,有誰會不努力貸款買房呢?
如果大家都把錢省下來應付首付和抵押貸款,消費必然受到影響,更爲波動的資產(如股票)也是如此。並非巧合的是:在房價繼續上漲的同時,上證綜指仍徘徊在不到2007年10月峯值的一半。
您已閱讀79%(534字),剩餘21%(13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