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英國經濟

A warning shot for the British experiment
給英國經濟敲警鐘


FT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初步數據顯示,英國去年第四季度GDP下滑0.5%。可用於證明迅速推行財政緊縮合理性的強勁復甦如今卻難覓蹤影。

The preliminary figures on UK gross domestic product for the fourth quarter of last year were a shock. Where now is the robust recovery that justified the government’s rapid fiscal retrenchment? In a word, nowhere. It is not just that output fell by 0.5 per cent from the previous quarter. Recovery was always likely to be “choppy”, as Mervyn King, governor of the Bank of England, noted in a significant speech this week. More important is the big picture: in the fourth quarter GDP was 4.4 per cent below where it had been at its latest peak,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2008; it was the same as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2006; and it was 8 per cent below the trend line for the last two decades. In short, the economy is very weak indeed.

英國去年第四季度國內生產毛額(GDP)的初步數據令人震驚。用於證明政府迅速推行財政緊縮有道理的強勁復甦而今何在呢?難覓蹤影!問題不僅在於產出比上季度下滑了0.5%。正如英國央行行長默文•金(Mervyn King)在上週的一次重要講話中所言,復甦總是難免會有「起伏」。更重要的在於大方向:去年第四季度GDP比上一次的峯值——出現在2008年第一季度——下降了4.4%;與2006年第一季度持平;比最近20年的趨勢值低8%。簡而言之,目前經濟的確非常疲弱。

您已閱讀14%(962字),剩餘86%(576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馬丁•沃爾夫

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 是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及首席經濟評論員。爲嘉獎他對財經新聞作出的傑出貢獻,沃爾夫於2000年榮獲大英帝國勳爵位勳章(CBE)。他是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學院客座研究員,並被授予劍橋大學聖體學院和牛津經濟政策研究院(Oxonia)院士,同時也是諾丁漢大學特約教授。自1999年和2006年以來,他分別擔任達佛斯(Davos)每年一度「世界經濟論壇」的特邀評委成員和國際傳媒委員會的成員。2006年7月他榮獲諾丁漢大學文學博士;在同年12月他又榮獲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科學(經濟)博士榮譽教授的稱號。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