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

美國牢騷記者的快樂經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殷紫:他發現莫爾多瓦的不快樂不僅因爲貧窮,而源於詆譭信任和友情;在不丹和泰國,他發現快樂也可以是一種妥協。

當艾瑞克在我家的派對上厚顏無恥地向我的女友讀書會推銷他的書時,我的女朋友們沒有一個對他有任何好印象。即使後來我很起勁地提議看他的書,大家都毫無興趣,因爲「那個人挺討厭的」。

艾瑞克•魏納(Eric Weiner)原是全美廣播公司(NPR)的記者,我認識他的時候,他剛寫完《尋找快樂之國》(The Geography of Bliss, One Grump’s Search for the Happiest Places in the World),該書大陸版本譯爲《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且不說幸福和快樂這兩個詞哪個更準確地傳達了艾瑞克的追求,兩個譯本都沒有把副標題中艾瑞克對自己的評價點出來——one grump。沒錯,他就是個壞脾氣的、愛發牢騷的傢伙。

關於他的這一點秉性,我毫不驚訝。我的衆多記者朋友們基本上都是這副令人討厭的德性,而好在艾瑞克是我朋友而非老公,所以他總是把他風趣幽默的那一面奉獻給我。無論是在飯局還是派對上,只要有他,總有笑聲。讀他的書,很多時候感覺好像他就在茶几對面坐著瞎擺和,我都記不清有多少次,看著看著就大笑出聲來。但我不能保證對不認識他的其他讀者是否也有同樣效果,尤其如果不熟悉美國社會發生的一些人、事和物,那些笑料包袱就更大打折扣了。

您已閱讀29%(533字),剩餘71%(132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