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在中國飽受爭議的日本外相前原誠司連續發表對華重視的言論。他在接受採訪時說,自己「不是鷹派,而是現實主義者,願意作爲中國13億國民的好友,盡力推進戰略互惠關係」;「日中都追求從各自國家利益出發去開展外交,這是冷靜的」。」
如上篇專欄中所言,我堅信,只有前原這樣「有話好好說,有事好好商量」的外交家能成爲「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中日關係才能走向健康的道路,中國外交才能走到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今年,尤其9月份以來,我評論中日關係有點多了。在龐大、深層次的中日關係面前,我既是當事者,又是旁觀者。素材之多和感觸之多,是我作爲觀察者的優勢,但最近實在疲憊不堪。就像上篇專欄裏說的,在胡錦濤國家主席訪日出席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會議之際,中日首腦會談終於實現,前原誠司外相和楊潔篪外交部長之間,在友好氛圍下就共同關心的問題廣泛交換了意見。應該說,兩國關係的大氣候有所改善。
您已閱讀13%(385字),剩餘87%(263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