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周前,我與美國精英消夏勝地——瑪莎文雅島(Martha's Vineyard)上的一些家庭閒聊,話題突然轉到「私人飛機」上。一位母親顯露出一絲異樣的表情。與這個圈子——光鮮的千萬富翁,繼承財富也創造財富——裏的大多數人一樣,她的大家庭常常乘私人飛機出行,在美國廣袤的山河上空一劃而過。但她現在正逐漸改變想法。
究其原因,要追溯到今年早些時候。她無意中聽到自己孩子的一位朋友傲慢地說,他「討厭乘坐民航客機,因爲不想和陌生人共坐一架飛機」。這讓她不禁想知道,如果自己的子女也發表這樣的言論,是否會引起他人的反感。所以,她現在勸家人乘坐「民航」出行,至少在假期如此,以便「教導我的孩子如何融入社會」。
這家人在美國精英階層裏也許算是個特例。但我不這麼認爲。現在,有關財富特別是炫耀性消費的話題,正在社會上引發不同尋常的焦慮情緒。從理論上講,美國歷史上向來崇尚對財富的追求。畢竟,美國夢最核心的信條就是:只要聰明、勤奮,任何人都會成功。因此,財富向來被視爲一種值得稱讚的、代表成功的標誌,而不是招人忌恨的理由。
您已閱讀32%(450字),剩餘68%(95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