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富差距

Lex專欄:灰色收入突顯中國貧富差距

非官方調查發現,中國最富的10%人羣的人均收入達到9.7萬元人民幣,爲最貧窮人羣的65倍。這表明,中國的貧富差距已達到南美國家的水準。

在牀墊下找到一些額外的錢通常令人喜悅。因此,有關中國擁有至少10兆元人民幣(合1.47兆美元)「灰色收入」(即未申報收入)的說法,也許是好訊息——政府可針對更多財富徵稅,中國消費者也可能增加支出。然而,對於非政府機構——國民經濟研究所(NERI)近期一項研究發現的結果,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主要反應應當是失望。

由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贊助的這項研究,是基於在全國64個城市進行的逾4000次匿名訪談。它對中國國家統計局(NBS)的官方季度收入報告構成一種覈查。在接受官方詢問時,中國家庭似乎經常低報自己的財富,因爲人們擔心稅務局獲得相關數據。與國家統計局的版本相比,國民經濟研究所調查得出的收入平均高出90%。三年前這一差距爲78%。

此外,國民經濟研究所調查發現,最富裕10%人羣的人均收入達到9.7萬元人民幣,爲最貧窮10%人羣收入的65倍。在該機構2005年進行的研究中,這一比率爲55倍。而國家統計局2008年計算得出的這一比率也達到23倍,足以使中國的基尼指數排名(貧富懸殊的衡量標準)與美國不相上下。非官方的數據意味著中國的貧富懸殊達到了南美國家的程度。

您已閱讀73%(490字),剩餘27%(18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