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投資

西方藝術品商人試水香港

香港連接著中國大陸迅速增多的大富豪和大陸飛速發展的拍賣市場。而且,在香港交易,無需應對中國大陸的文化、行政等問題。

「亞洲過去缺乏一站式的藝術博覽會——我覺得這次就是!」豪舍和威爾特(Hauser & Wirth)的伊萬•威爾特(Iwan Wirth)如是評價5月27日開幕的第三屆「香港國際藝術展10」。本屆展會的衆多重量級畫廊包括艾曼紐帕洛汀畫廊(Galerie Emmanuel Perrotin)、佩斯北京畫廊(Pace Beijing)以及來自紐約的Lehman Maupin、李歐•卡斯特里(Leo Castelli) 和Marianne Boesky畫廊,豪舍是其中之一。

展會總監馬格諾斯•倫福魯(Magnus Renfrew)對於今年有衆多美國藝術商參展特別自豪:「自去年12月的巴塞爾邁阿密藝術博覽會(Art Basel Miami Beach)以來,信心真正得以重拾,」他說。「三年來,我們一直誠摯邀請紐約的知名畫廊參展,差不多到了哀求程度,但今年,我們反過來不得不回絕幾家,」他說。「我們今年有153家畫廊參展,而上次是116家。」

來自斯皮羅內•韋斯特沃特畫廊(Sperone Westwater)的新展商大衛•李伯(David Lieber)說:「很明顯,香港是亞洲藝術市場的交易中心;展會目前已達國際水準。這是推出我們簽約的中國藝術家劉野(Liu Ye)的好機會,我們準備舉行他的個展。」(右圖爲劉野作品《鄧麗君》)

您已閱讀26%(563字),剩餘74%(161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