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投資

書畫作品越拍越低的背後原因

凌雲:考古新發現、書畫多胞胎、同題材作品表現、藏家偶然缺位,都可能造成拍賣價格劇烈波動。如何降低這些風險?

18日晚,在北京保利拍賣十五週年慶典拍賣會現場,吳彬名作《十面靈璧圖卷》最終以4.46億元落槌於電話委託買家,加佣金共計5.129億元拍賣成交,重新整理中國古代藝術品拍賣成交世界紀錄。而這件作品曾在1989年紐約蘇富比拍賣中以121萬美元成交。值得注意的是,也是在1989年的紐約拍場上,以187萬美元成交的《元人秋獵圖》,此次成交價只有6210萬元,而這件作品在2016年的拍賣會上的成交價就達到了6325萬元。當中國藝術品市場被一個個紀錄逐步推高的時候,藝術品投資的非系統風險也在逐步顯現出來。

「越來越低」的背後

您已閱讀10%(256字),剩餘90%(221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