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投資

歐洲古董市場也吸引中國買家?

馬繼東:荷蘭TEFAF博覽會以歐洲古董展品著稱,今年破例專爲中國單一市場發佈評估報告。

每年3月中旬,因爲TEFAF,荷蘭南部小城馬斯垂克(Maastricht)會湧進幾十萬訪客,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觀衆,人口規模甚至超過當地居民。同樣的盛況在馬城每年還有另外一次,著名音樂家、華爾茲之王安德列•里歐(Andre Rieu)回饋家鄉的7月古典音樂會。

成立於1985年的TEFAF,全稱「歐洲藝術與古董博覽會」,早期以歐洲古典繪畫和古董藝術品爲主,參展商不過百家,荷蘭本土就佔了90%以上。香港文物鑑藏家、經紀人徐若齊回憶起20多年前參觀TEFAF的經歷時,直觀感受便是「位置比較偏遠,大多數觀衆是荷蘭人,還碰見了他們的皇室成員。」歐洲皇室對於古董藝術品博覽會的支持傳統由來已久,如超過半個世紀歷史的BRAFA(布魯塞爾古董與美術展覽會),便是由比利時皇室授權的機構組織運作。

20世紀90年代,TEFAF先後增設現當代藝術和珠寶單元,依靠嚴格的審覈與准入制度,在當地政府文化和商貿部門的推動下,TEFAF逐步從一個地方性古董交易會成長爲今天的世界級藝術品博覽會——270餘家古董行和畫廊覆蓋歐洲、美洲和亞洲,荷蘭本土展商比重已降至5%,近萬件展品總價值愈10億美元,常年客戶名單裏除了那些乘坐私人飛機前往的富豪買家,也不乏重要博物館、美術館等機構收藏者。

您已閱讀18%(533字),剩餘82%(244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