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底,我參加了一個小組討論,與來自英國皇家郵政(Royal Mail)、德國能源公司Eon以及寶僑(Procter & Gamble)的高階主管就創業精神進行了一番探討。每個人都講到自己的公司如何積極倡導這種精神,如何鼓勵管理層像創業家一樣思考,如何不避風險等等。只是我對此一個字都不信。他們的論調讓我聯想到,年邁的牧師在舞池中試圖俯身與孩子們一起跳舞——有些令人尷尬而又極其無效。
這符合資本主義的本質:儘管擁有各種資源,但大公司無法複製創業家所做的事。那就是爲什麼由創辦人運營的小公司往往更有創新力,而機構式的大公司本質上傾向於保守。
多年來,各式各樣的管理顧問、學者和作家通過充實「內部創業」是一項可行策略的錯覺,賺取了不菲的利潤。然而,成熟公司主要關心的,幾乎一貫都是保護既得,而非不惜代價追求成長。這種與生俱來的保守優先——美其名曰理性思考——阻礙了能夠創造新機遇的激進行爲。有哪位經理真的願意用升遷的機會冒險來徹底調整?並且在沒有冠軍的情況下,誰願身先士卒,挺進未知的領域?
您已閱讀31%(440字),剩餘69%(97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