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

150年前的忠告

FT副主編希爾:國民一心利己,商業領袖失去道德指引,政客對貧富差距視而不見。在19世紀英國思想家拉斯金眼裏,今天的英國不會與1860年有太大區別。

一個受制於狹隘的經濟意識形態的富國,國民一心利己,失去道德指引的商業領袖隨波逐流,政客對貧富差距視而不見——透過約翰•拉斯金(John Ruskin)的眼睛,今天的英國不會與19世紀50年代的英國有太大區別。

拉斯金爲我們準備了「解藥」。這位藝術評論家、社會思想家和財富倫理學家撰文,猛烈抨擊市場經濟學,並描繪了一幅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道德藍圖,論述企業和社會應該如何運轉。今年是該文發表150週年,它最初分四篇散文發表,後成書發行,這就是曾經撼動工業化富國——維多利亞時代英國的根基的《給未來者言》(Unto This Last)。

2007年前,多數市場經濟學家有沾沾自喜的毛病,而這正是拉斯金在1860年批評過的。全球金融危機引發了他若在世應該也會認同的一系列擔憂:關於過高的薪酬和獎金,利用和濫用財富,商業和金融領域的誠實與公正,以及工作的目的。怪不得,雖然沒有有意識地提到拉斯金,但政客、監管者、學者甚至商界人士都在呼應他的觀點。

您已閱讀22%(417字),剩餘78%(148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