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九晚五

安全感哪去了?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怕丟工作,怕愛人變心,怕晚景淒涼……因爲缺乏安全感,大家靠拼命掙錢來彌補一切。

爲了完善愛情兼完善自我,一位友人隨著英國男朋友去阿富汗參加志願者項目,幫助改善當地的幼兒教育事業。回來後唏噓不已:到那裏的第二天,隔壁街上就有人被綁架;第三天市中心出現一起自殺性爆炸事件,好多街道上站著警察,手裏舉著牌子,上書大大的「停」字,禁止人車通行……在阿富汗呆了20天回來後,這位探險家感慨:每天都活在安全層面上,第二天早上醒來時發現自己居然毫髮未傷,就一陣竊喜。

回到上海,人身安全不再是困擾時,更大的不安全感又一陣陣襲來。同居三年,還有了去阿富汗的生死相隨的經歷,英國人卻遲遲不提「結婚」二字。那麼她這後半生如何寄存呢?當每天醒來不再害怕變成人彈的彈灰時,又開始爲這血肉之軀的歸宿憂慮。就算身邊有人正睡得香甜,也找不到一點點安全感。

有個年薪三十萬的女主管一閒下來就會陷入對安全感的恐懼之中。房貸還得差不多了,有老公有女兒,她又年輕有爲、事業有成,還擔什麼安全感的憂呢?然而這些利多的題材到了她嘴裏全變了味:老公?老公靠得住麼?工作也是有可能丟掉的呀!再說,如果萬一哪天我被撞死了,我老公又娶了新的,我女兒怎麼辦呀?在嚴重的不安全感的驅使下,她把收入的三分之一買了保險,受益人是她女兒。

您已閱讀48%(497字),剩餘52%(54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