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商學院

汽車製造商轉向與礦商直接簽署供應協議

電池金屬採購方面的瓶頸,正促使大型汽車製造商繞開傳統的供應鏈。

上世紀20年代,亨利•福特(Henry Ford)在亞馬遜建立了橡膠種植園,在密西根州建立了鋼鐵廠,並在美國各地建立了煤礦,以供應他不斷壯大的汽車帝國。一個世紀後,在全球汽車車隊電氣化的競賽中,汽車集團再次尋求在更大程度上控制自己的原材料供應鏈。

對電動汽車的需求正在起飛,但鋰、鎳和鈷等電池原材料的瓶頸正威脅著它們的產出,這一問題可能導致工廠停工,並讓汽車製造商因未能實現排放目標而面臨鉅額罰款。

「我們絕對相信,這是一場競賽,一場零和遊戲,資源是有限的。」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電動汽車關鍵材料採購主管坦尼婭•斯基爾頓(Tanya Skilton)上月在英國《金融時報》礦業峯會上表示。

您已閱讀10%(302字),剩餘90%(260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