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由於長期以來的稀缺性,高等教育資源歷來是社會關注的重點。而獨生子女政策的實施以及改革開放以來居民財富的快速成長,使教育問題愈加成爲社會熱點。教育歷來是社會向上流動的重要階梯,是普通人進入精英階層的重要通道。作爲目前最受矚目的高考,其本質是考生對社會稀缺公共教育資源的爭奪,是個人發展權利的競爭。
長期以來,國內大學生頭頂「天之驕子」的光環,發展前景被廣泛看好。大學更被賦予了遠超「教育」本身的更多含義。讀大學被不少家庭視爲改變命運,爭取更好發展前途的最重要途徑。但需要注意的是,大學生數量的稀缺是保證大學畢業生能夠進入精英階層的關鍵保障。但這一情況目前已經發生根本性變化。隨著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國內大學生數量持續快速增加。據教育部2016年4月發佈的《中國高等教育質量報告》,2015年中國在校大學生規模達到3700萬人,位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從1978年的86.7萬增加到2015年的3700萬,規模成長超過40倍。2015年,中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達40%。同時,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預計到2019年將達到50%以上,中國將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不斷擴大的大學生規模使畢業生就業難度持續加大。
在此背景下,優質大學的資源稀缺性得以進一步凸顯。對於2016年考生,在高考後如何有效填寫志願,發揮每一分考分的價值,進入可能的最理想的大學是一個技術性非常強的任務。FT研究院通過對歷年高考招錄情況的大數據分析,希望能夠爲您介紹最有效的報考策略,爲您指明在您所在省市最具報考價值的985工程高校。
第一部分:中國優質高等教育資源在哪裏?
您已閱讀10%(818字),剩餘90%(708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