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的國策使GDP成爲國內民衆最熟悉的經濟統計名詞。而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中國名義GDP何時成爲全球第一亦是熱點話題。2007年,世界各國GDP排名中,美國以14.48兆美元的GDP總額遙遙領先,日本以較大優勢位列第二,中國GDP總量達到3.5兆美元,略超過德國,位居GDP總量全球第三位。2016年,中國GDP總量達到74兆元人民幣,名義GDP總量穩居世界第二。
在過去10年跌宕起伏的全球經濟大環境下,在中國產業政策和區域經濟政策的驅動下,中國經濟在持續快速成長的同時,區域經濟發展也有所分化。有些區域經濟快速成長,經濟比重持續加大。有些區域則發展情況較爲暗淡。FT研究院梳理過去10年中國GDP發展情況,希望可以幫助您通過熟悉的經濟指標,對中國及區域經濟發展情況有更深刻的認識。
中國大陸地區GDP走勢
自2000年以來,中國大陸GDP總量由99,776億元人民幣成長至2016年的744,127億元,增幅達到646%。
2000-2007年,中國大陸地區GDP增速持續提升,並於2007年達到最高的14.2%。爆發全球金融危機的2008年是中國大陸地區GDP成長降速的肇始。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中國4兆爲代表的刺激政策使GDP增速在2010年回升到10.6%,但隨即在2011年開始了延續至今的增速下降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