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

Lex專欄:僅是同儕壓力不可能促成淨零排放

要麼政府需要帶頭脫碳,要麼是由市場大體上接管。

事情會分崩離析,尤其是當事情是自願的時候。那些曾急於簽署淨零排放倡議的公司現在正爭先恐後地退出。殼牌和其他大型能源集團已經退出了一個試圖爲石油和天然氣公司設定淨零標準的機構。先前,滙豐銀行和其他金融服務營運商也退出了淨零銀行聯盟。

如果同行紛紛退出,那麼自願倡議所帶來的同儕壓力也就形同虛設。而且也沒有什麼能真正將它們留住,尤其是在「低垂的果實」已經摘完之後。這些協議沒有約束力,也缺乏任何立法效力。更關鍵的是,它們既與盈利能力無關,也與消費者需求脫節。

重量級投資者想要利潤,而一個令人不安的事實是,大型石油公司的短期收益來自化石燃料。總的來說,消費者想要負擔得起的產品和服務。從道德敏感性角度來看,給汽車加油遠不如,比如說,在20世紀70年代向一家曾支持南非種族隔離制度的銀行申請房貸那樣令人臉紅。

您已閱讀42%(349字),剩餘58%(49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