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報告

FT社評:中東格局重塑

以色列取得了軍事成功,但只有和平才能保障其安全。內塔尼亞胡沒有理由不結束衝突並達成釋放剩餘人質的協議。

在9月份拒絕美國主導的與黎巴嫩真主黨(Hizbollah)達成21天停火協議的提議數小時後,班傑明•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誇口說,他正在改變未來幾年該地區的力量平衡。這位以色列總理下令暗殺黎巴嫩真主黨領導人哈桑•納斯魯拉(Hassan Nasrallah),這表明以色列正將注意力從加沙的荒地轉向加強對黎巴嫩武裝分子的攻勢。隨著這一年的結束,中東的局勢無疑已經向以色列傾斜。

以色列軍隊對黎巴嫩真主黨的持續猛烈打擊迫使其達成停火協議,實質上賦予了以色列繼續打擊黎巴嫩的權利。伊朗似乎處於多年來最脆弱的狀態。由伊朗支持的武裝分子——黎巴嫩真主黨和哈馬斯(Hamas)——組成的「抵抗軸心」看起來越來越像紙老虎。10月份,以色列的炸彈摧毀了這個伊斯蘭共和國的大部分防空系統,這是幾十年來對伊朗最大的常規襲擊。

本月,敘利亞叛軍推翻了伊朗在敘利亞內戰期間扶持的獨裁者巴沙爾•阿薩德(Bashar al-Assad),這個伊斯蘭政權再次遭受毀滅性挫折。約4000名伊朗人撤離敘利亞,伊朗失去了在中東的一個重要盟友,也失去了爲其最重要的代理人真主黨提供補給的重要陸路通道。以色列可能沒有直接參與阿薩德的驚人滅亡,但它對伊朗在敘利亞的目標和真主黨(真主黨也曾幫助支持阿薩德政權)的猛烈打擊,使叛軍通往大馬士革的道路更加順暢。

您已閱讀42%(568字),剩餘58%(79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