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2024年度報告

泡沫之後,日本企業如何艱難謀生

李海燕:在經濟低迷期能保持長期穩定成長的企業,其實是少數。對於大多數企業來講,在國內外環境發生鉅變的時候,謀求企業的存活和微成長是客觀的選擇。

日本的泡沫經濟大約在1991年左右破滅。1991年前後,世界局勢和日本國內情況發生了根本的改變。國際方面,冷戰結束,資訊革命崛起,日美存在貿易和金融摩擦,日本週邊國家開始強力崛起。日本國內方面,少子高齡化成爲不可逆轉的趨勢,企業的人工成本和環境成本明顯上升,房地產價額連續下降近十年左右。

筆者最近出版《逆勢成長力》一書,介紹了衆多的在經濟低迷的平成時代還保持穩定成長的企業。當然,書中介紹的企業的成長都是客觀的事實。但是筆者在這裏想強調的是,在經濟低迷期能夠保持長期穩定成長的其實是少數。對於大多數企業來講,在國內外環境發生鉅變的時候,謀求企業的存活和微成長是客觀的選擇。這是因爲2000年之後,日本機會所有行業的國內需求總量都沒有再上升(最近10年伴隨著外國觀光客人的流入,有一些消費品國內市場規模有所上升)。

最近幾年,中國的經濟非常的艱難,很多企業的日子並不好過。鄰國日本具有全世界最多的長壽企業(創業超過100年)。日本企業在過去30年中,爲了適應環境的發展變化,做了很多嘗試和努力。也有很多企業在國內環境的巨大變化中成功存活和發展,其中有很多是屬於傳統行業的企業。本文就介紹了不同行業的多家企業,期望能夠中國的企業提供一點借鑑。

您已閱讀12%(518字),剩餘88%(365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