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安全

全球糧食貿易的陰暗世界不容忽視

少數幾家公司主導糧食和其他大宗商品流通的情況值得引起更多關注。

「也許是中間商的古老噩夢讓他們變得如此冷漠和神祕。」丹•摩根(Dan Morgan)在其1979年出版的《糧食商人》(Merchants of Grain)一書中寫道,「過去的恐懼是,在物資匱乏或饑荒時期,人們會把所有的不幸歸咎於他們,進軍他們的糧倉……並沒收他們的庫存。」

這一次,將控制全球糧食流動的公司推到聚光燈下的不是飢餓,而是交易。在美國上市的邦吉(Bunge)與嘉能可(Glencore)支持的競爭對手威特發(Viterra)達成了82億美元的合併,將兩家最大的穀物、油籽及其它農產品交易商結合在一起,進一步收緊了少數幾家低調公司對全球市場的控制。

這是自1999年嘉吉(Cargill)收購Continental的糧食資產以來,農產品頂級市場進行的最大重組。這筆交易將使邦吉一躍在四大全球交易商中排名第二,這四家交易商根據其首字母被稱爲ABCD,另外兩家分別是阿徹丹尼爾斯米德蘭公司(Archer-Daniels-Midland)和路易達孚(Louis Dreyfus)。雖然這個字母標籤已經過時了,而且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但人們對全球糧食生產集中體系的擔憂仍然存在。

您已閱讀29%(499字),剩餘71%(122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