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經濟領域有兩大趨勢,一是勞工行動的數量達到了創紀錄水準,另一個是反壟斷案件的增多。例如,僅今年一年,美國因罷工而損失的工作日就創下了近四分之一個世紀以來的最高紀錄,與此同時出現了幾十年來最激進的反壟斷行動。這兩種趨勢——在歐洲和其他地區也同樣存在——是對幾十年來的企業合併趨勢和創紀錄利潤的反應。
工資加快上漲,以及疫情期間出現的供應鏈去風險化趨勢,有一陣子似乎要開始侵蝕企業的力量,但最新的聯合國《貿易和發展報告》顯示,這種情況尚未發生。事實上,在新冠疫情期間,合併和利潤都大幅增加,帶來了令人擔憂的影響,包括哄擡價格和糧食不安全。
如果說市場集中度在富裕國家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那麼在貧窮國家更是如此。疫情期間,在全球最大2000家公司中的出口集中度變得更高了。發展中國家的情況尤其如此,數據顯示,每個國家排名前1%的出口企業獲得了整個國家出口總收入的40%至90%。在一個包含30個發展中國家的資料庫中,企業出口集中度的中位數達到了驚人的40%。
您已閱讀24%(428字),剩餘76%(132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