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曼談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登出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一週
一月
季度
一年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頻道首頁
美國
英國
亞太
歐洲
美洲
非洲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頻道首頁
股市
外匯
債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場數據
商業
商業
頻道首頁
金融
科技
汽車
地產
農林
能源
工業和採礦
航空和運輸
醫藥
娛樂
零售和消費品
傳媒和文化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頻道首頁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網路
新能源與新交通
其他
區塊鏈與數位幣
教育
教育
頻道首頁
學前教育
中小學與國際學校
高等教育與海外留學
商業與職場教育
教育改革與創新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頻道首頁
樂尚街
美食與美酒
藝術及文化活動
品味
旅行
生活話題
藝術與娛樂
消費經
影片
影片
頻道首頁
政經
產經
金融
文化
FT看見
音訊
音訊
頻道首頁
麥可林學英語
BoomEar藝術播客
一波好書
音樂之生
i聽粉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頻道首頁
雙語閱讀
FT英語速讀
原聲影片
FT英語電臺
音樂之生
麥可林學英語
每日一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頻道首頁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登出
關注我們
WeChat公衆號
新浪微網誌
X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RSS
大模型新格局之下,百度如何突圍
閆曼:一項技術只要被中國企業掌握,在中國市場上開始流通,那麼相關產業的成本結構一定會被重構。
4月26日
京東戰美團,二次外賣大戰因何而起
閆曼:現實生活中的商戰根本不像電視劇裏那麼複雜,而是搶公章撬保險櫃,你陰陽我,我陰陽你,怎麼簡單怎麼來。
4月22日
「人形」真的是機器人產業化的最佳形態嗎?
閆曼:在當下的機器人產業發展方向上,對機器人形態的關注,遠遠超過了機器人本身工程化和商業化價值的考慮。
4月20日
DeepSeek會改寫輝達的成長劇本嗎?
閆曼:未來傑文斯悖論是否會在AI領域失效?這是投資者對輝達的預期產生分歧的原因。
2月23日
DeepSeek的意義不僅止於改變AI遊戲規則
閆曼:當資本和算力的疊加不再是技術進步的唯一途徑,這對創業者和開發者們意味著什麼,科技圈的每個人應該都能預知到。
2月4日
大模型的2025:卷價格,更要卷應用
閆曼:如果不能在算力受限的基礎上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就算是大廠也不一定「卷」得過創業公司。
1月5日
倒下的極越和正在上演的新能源車企大逃殺
閆曼:可以做資本的寵兒,但是不能一直只做資本的寵兒,這是極越汽車最深刻的教訓。
2024年12月19日
聯想楊元慶:中企出海光走出去是不夠的
出口或許可以成爲出海的第一步,但是中企出海不能僅限於出口。
2024年10月31日
出海,中國遊戲企業實現成長的「必選項」
對中國的遊戲公司來講,趕在這兩年出海就等於從一個紅海出來,到了另外一個紅海。
2024年10月13日
技術焦慮迫在眉睫,抵制無人計程車有用嗎?
閆曼:人類對技術的恐懼並不是第一次出現,技術發展帶來的社會問題也會長期存在。
2024年7月15日
北京車展,喧譁之下的流量爭奪戰
北京車展上,雷軍和周鴻禕兩個人,吸走了80%的輿論注意力。其他車企看在眼裏,記在心裏,陷入了更深層的流量焦慮中。
2024年5月6日
AI PC元年,聯想如何「交卷」?
雖然在市場的初期,AI PC如何定義,市場上並沒有達成共識。但對各大廠商來講,更重要的是率先推出產品,爭奪「上牌桌」的機會。
2024年4月22日
李彥宏:在大模型場景下開源是最貴的
李彥宏表示,過去開發者用代碼改變世界,未來自然語言將成爲通用編程語言,只要會說話,就可以成爲一名開發者。
2024年4月16日
小米汽車:行業「鯰魚」的雄心與挑戰
閆曼:十幾年前的小米手機面對的是一個剛剛展開的市場,而現如今的小米汽車需要直面殘酷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淘汰賽。
2024年4月21日
起伏中的韌性:如何看待網路大廠業績集體復甦
閆曼:民營經濟市場中並不存在什麼「一鯨落,萬物生」,只有脣亡齒寒和抱團取暖。
2024年3月25日
政治漩渦中的TikTok,還剩下多少出路?
閆曼:對現在的TikTok來說,剩下的幾條生路可以用一個「賭」字來概括。
2024年3月17日
聯想王會文:ESG是中國企業全球化2.0的必修課
如果說中國企業出海是一場馬拉松,那麼ESG決定了中國企業在「走出去」後,能否「立得住」和「走得遠」。
2024年1月24日
百度發佈文心大模型4.0,「百模大戰」白熱化
技術迭代越來越快,「百模大戰」正在迅速白熱化。這場大模型之爭,正在悄悄向「大模型應用之爭」演變。
2023年10月17日
當鹿茸可以「人造」
對這家細胞肉創業公司來講,通過對鹿茸幹細胞系的研發切入養生保健賽道,從而獲取更多元的市場可能性,對下一步商業化確實更加有利。
2023年8月8日
AIGC將爲保險業帶來什麼?
閆曼:在AIGC爲保險行業帶來新的想像空間的同時,其安全和合規方面的風險也不可小視。
2023年7月9日
當AI來敲門,技術發展背後的現實隱憂
除了生成式AI給勞動力市場帶來的影響之外,學界和業界還有其他更加緊迫的憂慮。
2023年6月24日
專訪波士頓諮詢楊立:疫後消費復甦中的新趨勢和供應鏈管理
歷時三年的大流行已經給消費者行爲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一切都跟三年前不一樣了。
2023年5月10日
華為發佈Mate 50系列,能否改變高階手機市場格局?
今天發佈的華為Mate 50系列高階智慧型手機,算是一種「重出江湖」,此刻距離上次華為推出Mate 40已有兩年時間。
2022年9月6日
「豫賜紅碼」背後的健康碼濫用風險
閆曼:除了一羣倒楣的儲戶,似乎河南融創停工樓盤的維權業主們,也紛紛被紅碼「封印在原地」。
2022年6月15日
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的「三個軟肋」
閆曼:比起晶片短缺和原材料上漲,疫情封控帶來的停產對於電動車企業來講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危機。
2022年4月18日
裁員潮背後:網路開始走進收縮週期
閆曼:早在2019年以前,網路紅利的見頂就已經意味著市場接近飽和,而接下來的監管以及疫情導致的經濟基本面變化,只是加速了這一過程。
2022年3月28日
商湯推遲上市,港股還是中資公司的避風港嗎?
閆曼:只要香港還是國際資本市場的一部分,未來我們依然不可能依託港股實現與國際資本市場的「脫鉤」。
2021年12月14日
騰訊首度公佈自研晶片進展
與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羣CEO湯道生湯道生的訪談中,他首次披露了騰訊在晶片方面的一些規劃和進展。
2021年11月5日
給風口上的元宇宙潑一瓢冷水
閆曼:無論是技術還是監管層面,中國元宇宙行業未來發展可能還有一定的不確定性,這決定了投資者需用更加審慎的態度來對待這一熱門概念。
2021年11月2日
與AI共居一個島上,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閆曼:也許人類對自己的情感需求並不瞭解,這或許就是人工智慧可以有所作爲的地方。
2021年9月25日
阿里女員工被侵害,遲來的處理和難治的大公司病
閆曼:新一代年輕人對網路公司抱有很高的期許。然而他們走上社會卻發現,職場還是那個職場,PUA沒有消失,惡臭的酒桌文化更沒有消失。
2021年8月9日
2021年過半,幾多風口折戟
閆曼:行業環境已經發生變化。對於所有行業來講,如何做好合規,迎接監管的不期而遇,成爲其生存和發展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2021年7月18日
滴滴突遭網路安全審查,釋放什麼信號?
閆曼:滴滴最近的變故,爲其他科技公司敲響了一記警鐘,尤其是擁有巨量數據和資訊的平臺型科技公司。
2021年7月4日
反壟斷先鋒就任FTC主席:科技巨擘的末日?
閆曼:莉娜•汗的上任,意味著美國對科技巨擘的反壟斷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但對於科技巨擘來講,這並不意味著其中沒有博弈的空間。
2021年6月19日
反壟斷背景下,「頭騰大戰」走向何方
閆曼:今時不同往日,在現在的背景下,對於單個公司或者平臺來講,如果運用得當,反壟斷也可以成爲商業競爭的新利器。
2021年6月11日
關於《科技曼談》
閆曼,FT中文網科技與產業板塊主編,負責FT中文網科技板塊的策劃、專訪及編輯工作。香港浸會大學國際新聞碩士,近十年一線媒體採編經驗,深耕網路科技領域新聞多年。曾爲多家知名媒體特約撰稿人。本專欄旨在分享作者身在科技、創業和投資前線的觀察,就科技領域動態作出鮮活生動的第一時間解讀。 個人公衆號:科技曼談(ID:kejiman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