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創業

當鹿茸可以「人造」

對這家細胞肉創業公司來講,通過對鹿茸幹細胞系的研發切入養生保健賽道,從而獲取更多元的市場可能性,對下一步商業化確實更加有利。

在中國的中醫文化中,動物以及動物製品作爲藥材入藥有著悠久的歷史。其中,鹿茸、犀牛角、藏羚羊角、虎骨等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藥材。但是當下嚴峻的動物保護形勢下,國家對涉及瀕危、珍稀動物的中藥材管理在收緊,再加上對部分有藥用價值的珍稀動物的人工養殖和繁育,在新修訂的《野生動物保護法》下爭議重重,這讓人不禁展望:如果未來我們可以對這些珍稀動物藥材進行人工替代就好了。

在不遠的將來,或許這可以成爲現實,最起碼現在我們已經能看到希望——極麋生物,一家中國細胞培養肉創業公司,近期就研發出了鹿茸幹細胞的細胞系,據其介紹,其傳代次數已經超過50代,並在24小時內即可倍增。這讓極麋生物成爲了全球首家能實現量產鹿茸幹細胞的細胞培養肉公司。

跟我們平常在中藥店看到的成品幹鹿茸片不一樣,極麋生物研發出來的,是鹿茸幹細胞。這種具有神奇再生能力的鹿茸幹細胞多存在於鹿茸尖角部分,僅佔整根鹿茸的不到1%,。根據極麋的官方介紹,其培育取用的鹿茸幹細胞正是來自3歲壯年純正梅花鹿的首次二槓茸尖角。科研人員從這一再生能力最強的尖角部位提取細胞,從而保證細胞培養鹿茸產品能夠媲美甚至超越天然鹿茸的營養價值。

您已閱讀33%(485字),剩餘67%(96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科技曼談

閆曼,FT中文網科技與產業板塊主編,負責FT中文網科技板塊的策劃、專訪及編輯工作。香港浸會大學國際新聞碩士,近十年一線媒體採編經驗,深耕網路科技領域新聞多年。曾爲多家知名媒體特約撰稿人。本專欄旨在分享作者身在科技、創業和投資前線的觀察,就科技領域動態作出鮮活生動的第一時間解讀。 個人公衆號:科技曼談(ID:kejimantan)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