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領導人舉行的視訊通話,各方評論普遍認爲它並未給低谷中的兩國關係帶來任何突破,但美方對「避免讓競爭變爲衝突」的表態,以及峯會間接釋放出的貿易戰可能略有緩解的資訊,已經足夠讓全球金融市場鬆了口一口氣。正如幾位FT中文網專欄作家指出的,在近期最活躍、最緊張的熱點——臺灣問題上,兩國的分歧愈加明顯。在美方最新的表態中,中方強調的是「不支持臺獨」、「一個中國」和三個聯合公報,而美方實際上強調的是《與臺灣關係法》和「六項保證」。在當前保持現狀,這已經幾乎成了雙方唯一的共識。這個共識的空間和時間範圍仍舊在縮小。臺海局勢,只是得到了短暫的、輕度的緩解。

中美關係

中美領導人舉行首次視訊通話

自拜登入主白宮以來,美中兩國領導人首次通過影片連線面對面會談。習近平表示,中美應該「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

拜習會:唯一的共識就是近似沒有共識

鄧聿文:雖然中美雙方都認爲這次對話坦率直接,但除了在兩點上有共識外,幾乎在所有方面,都未能達成共識。

每週時事分析:拜登給了中國聲望,但核心利益沒給

曹辛:外交經驗老道的拜登給了中國面子,但在關鍵且具體的核心利益方面,拜登並未給中國實際的東西,特別是在中國當前最關心的臺灣問題上。

「一帶一路」vs.「印太戰略」:地緣經濟和地緣政治的較量

成朝庭:北京主要以地緣經濟手段來推行「一帶一路」,華盛頓則依仗傳統地緣政治手段實施「印太戰略」,這是由兩國體制和國際地位決定的。

美國索取跨國公司晶片數據,中國不宜袖手旁觀

黃鎣祺:對美國以行政手段要求晶片大廠提供特定數據,中國可以嘗試以「反壟斷」等形式要求各大廠商保證中國工業晶片數據資訊保安。

全球通膨

美聯準必須針對通膨調整政策

沃爾夫:當前的貨幣政策在蕭條時期還有點道理,但我們現在不再面臨蕭條的風險,反而面臨通膨頑固化的風險。

土耳其在高通膨背景下再度大幅降息

土耳其央行在同比物價漲幅接近20%的情況下將利率下調1個百分點,導致里拉跌至新低,並加劇外界擔憂。

解釋全球通膨意外飆升的六張圖

這一趨勢是全球性的,即使在消費價格尚未快速上漲的中國等亞洲國家也是如此。

現在需要擔心通貨膨脹嗎?

對於價格上漲是暫時的還是永久性的,政策制定者存在分歧。錯誤的回應可能會破壞經濟復甦。

中國經濟

Lex專欄:阿里收購紫光有助維繫中國晶片希望

阿里巴巴對晶片製造商清華紫光集團的興趣有一定道理。然而,這筆交易與其說是戰略收購,不如說是一種救助。

中國國有開發商積極參與土地拍賣

英國《金融時報》的分析顯示,中國國有開發商開始在先前由民營集團主導的土地拍賣中扮演更重要角色,以解救資金緊張的地方政府。

海外退煤以後,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模式能否「走出去」?

高白羽:中國宣佈不再新建海外煤電項目後,其國內的可再生能源發展新模式有潛力走向更多發展中國家。

「去全球化」敘事站不住腳

葛林:比去全球化更有可能的是正在發展的「中國加一」戰略:繼續在中國開工廠,但也要利用其他地方的供應商來進行對沖。

元宇宙

當我們談論元宇宙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程實、高欣弘:海外元宇宙行情的啓動時間可看作A股元宇宙投資的先行指標,而A股投資者深度挖掘的題材亦可作爲海外市場的前車之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