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美關係

拜習會:唯一的共識就是近似沒有共識

鄧聿文:雖然中美雙方都認爲這次對話坦率直接,但除了在兩點上有共識外,幾乎在所有方面,都未能達成共識。

世界兩大強權的元首視訊會議一如預期,並未給外界帶來驚喜。對於這個結果,其實不應該奇怪,因爲兩國的矛盾和誤解之深,不可能通過一次沒有見面的視訊會議得到哪怕是部分的解決。

本次視訊會議被認爲美方主動提出,連雙方會談的時間定在美國晚上也是由拜登政府確定。拜登之所以急著要同習近平會談,可能有三個因素:一是他的國內民調急劇下降,已經跌破40%,位元朗普上任同期的民調還低,反映美國民衆對拜登的施政不滿在加強,而他們現在最關注的問題就是通膨,要降低物價,需要中國的幫助,但前提至少是要穩定目前兩國的關係,使它不變得更壞,如果做不到改善的話;二是美中在科技、人權特別是臺灣問題上的激烈對抗有可能引發兩國廣泛的衝突,對被通膨、疫情和供應鏈問題弄得有些頭疼的拜登政府來說,若出現這種情況無疑雪上加霜:三是拜登上臺已經10個月,盟友和非盟友國家的領導人見了很多,在大國中唯獨同中國領導人只通了兩次電話,尚未正式會談,眼看年底快到,再不舉行會談,就要等到明年,從外交角度而言,這對拜登會是一個遺憾。

想拜登上臺之初,曾躊躇滿志地表示,他不急著同中國領導人見面,如今急著要同習近平開這次視訊會,說明美中的攻防出現了某種程度的變化。

您已閱讀16%(502字),剩餘84%(270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