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vs.「印太戰略」:地緣經濟和地緣政治的較量

成朝庭:北京主要以地緣經濟手段來推行「一帶一路」,華盛頓則依仗傳統地緣政治手段實施「印太戰略」,這是由兩國體制和國際地位決定的。

一、背景和問題

2013年問世的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包括「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前者貫通歐亞大陸腹地,後者大致覆蓋從西太平洋到北印度洋、再經地中海連接歐洲的海上通道。依託「一帶一路」,中國致力於在包括歐亞大陸和印太地區在內的廣大地域促進「五通」(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如今,八年多時間過去了,「一帶一路」推出了衆多項目,建立健全了相應的機制(如亞投行和「一帶一路」高峯論壇),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和高度重視。

爲了在印太地區應對「一帶一路」以及中國崛起帶來的重大挑戰,維護美國在亞洲的霸權和世界的首要地位,川普政府在歐巴馬政府「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基礎上,推出了「自由開放的印太戰略」,其標誌是2019年6月1日由美國國防部發布的《印太戰略報告》。拜登政府繼承了川普政府的「印太戰略」,將QUAD(美日澳印)四方安全會談由部長級升級到首腦級,並於2021年9月組建了AUKUS(澳英美)戰略聯盟,向澳洲提供核動力潛艦。這一連串動作顯示,美國正在綜合運用傳統地緣政治手段(外交、情報和軍事安全等)來實施「印太戰略」,以應對中國這個「21世紀最大地緣政治考驗」(美國務卿布林肯語)。

您已閱讀8%(518字),剩餘92%(630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