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力文章檔案

馮氏惠:「一帶一路」與越南

薛力:越南學者馮氏惠受訪表示,「一帶一路」爲越南帶來機遇,但參加這項倡議,越南也會面臨很多困境與挑戰。
2019年7月25日

「一帶一路」五年評估全球訪談:范智廉

薛力:英財政部「一帶一路」金融和專業服務特使范智廉受訪表示,中英合作可以爲「一帶一路」構建更強大的金融能力。
2019年7月18日

「一帶一路」五年評估全球訪談:鄭載興

薛力:南韓世宗研究所研究委員鄭載興受訪表示,「一帶一路」要成功,早晚得和美國競爭,這是不可避免的事。
2019年4月23日

「一帶一路」五年評估全球訪談:卡威•充吉塔萬

薛力:泰國安全與國際研究院資深研究員充吉塔萬表示,「一帶一路」應實現「三贏」,除雙方政府外還包括民衆。
2019年4月22日

「一帶一路」全球訪談:黃載皓

薛力:南韓外國語大學教授黃載皓受訪表示,「一帶一路」要多與周邊國家分享利益,包括政策利益、經濟利益。
2019年4月21日

「一帶一路」全球訪談之南韓站——李熙玉

薛力:成均館大學中國研究所所長李熙玉教授表示,中國採取更開放的姿態去處理國際經濟秩序,這是很好的信號。
2019年3月27日

「一帶一路」五年評估全球訪談:馬思佳

薛力:渥太華大學政治研究院助理教授馬思佳受訪表示,中國需要避免讓沿線國家揹負太多債務,需要當地民衆積極參與。
2019年3月19日

特金會
河內「特金會」五問五答

薛力:美朝想談成一個新的「以行動對行動」的協議,可能性不大,只會是一些雙方能做到的形式大於實質的協議。
2019年2月26日

第二次特金會與「頑固性牛皮癬」

薛力:長遠來看,第二次特金會不過是千迴百轉的「棄核進程」中形式大於實質的一場政治秀而已,不可寄望過高。
2019年2月19日

「一帶一路」五年評估:包天民訪談

薛力:加拿大卡爾頓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包天民表示「一帶一路」的總體方案很好,但存在著接受國能力不足等問題。
2019年2月1日

「一帶一路」與新加坡:黎良福研究員訪談

薛力:黎良福表示一帶一路爲周邊區域、東盟各國提供了更好的合作空間,中國在推進過程中應更重視當地利益。
2019年1月25日

英國
脫歐後的英國將走向分化

薛力:脫歐後的英國將走向多方面的分化,包括精英階層與草根階層之間的分化,以及地區間分化,並步入再定位期。
2019年1月15日

「一帶一路」五年評估全球訪談:菲力普•斯蒂芬斯

薛力:斯蒂芬斯受訪表示,其他國家是否相信中國,和對中國真實意圖的憂慮,是「一帶一路」面臨的主要問題。
2018年11月26日

「一帶一路」與新加坡

東盟前祕書長王景榮受訪表示,新加坡能在聚集投資者、籌集項目資金、幫助進行能力建設等方面發揮作用。
2018年11月14日

「一帶一路」與馬來西亞——鄧秀珉訪談

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所鄧秀珉表示,如果中國在向一些項目提供貸款時不謹慎,會帶來不好的國家形象,會被質疑動機。
2018年10月29日

「一帶一路」與印度尼西亞

Negara博士接受採訪時認爲,在印尼的任何「一帶一路」項目建設都十分不易,容易碰上土地和財政問題。
2018年8月26日

「一帶一路」五年評估全球訪談之一:鄭永年

薛力:我們在全球選擇一些國家,對其研究或比較熟悉「一帶一路」的重要人士進行訪談,首篇是鄭永年教授訪談。
2018年7月19日

「一帶一路」與中國的「新改革開放」

薛力:「一帶一路」意味著中國從「開放自己」到「既開放自己也開放別人」,周邊發展中國家成爲外交優先方向。
2017年11月21日

中國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南海?

薛力:作爲崛起大國,中國有必要跳出南海看南海,制定新的方略,服務於中國崛起爲綜合性世界大國的戰略目標。
2017年6月18日

中國應抓住時間視窗推行南海新方略

薛力:中國應調整南海應對思路,制定新方略,從「維權維穩之爭」轉向「設計多邊共贏方案並主導爭端解決進程」。
2017年6月13日

新加坡
中新關係進入反思與調適期

薛力:古人言,小事大以智、大事小以仁。新加坡的應對方式不夠「智」,中國的做法在「仁」上也有改進空間。
2017年2月28日

中國外交面臨的隱憂與風險

薛力:中國面臨的外交風險可分爲主觀與客觀風險。前者主要是決策風險,後者有政治、安全與軍事、經濟、文化四方面。
2017年1月16日

新加坡
新加坡爲何在南海問題上選邊站?

薛力、劉立羣:新加坡最近採取了「公開選邊站」的做法。這個善於在大國間搞平衡外交的「東盟軍師」怎麼了?
2016年8月22日

南海
致歐巴馬的一封信

中國社科院薛力:美國正在南海誤判與羞辱中國。誤判有二:以爲中國正謀求全面控制南海;以爲可以通過一整套組合拳迫使中國清晰化南海主張,進而放棄南海斷續線。
2016年5月20日

「一帶一路」下的中歐合作如何雙贏?

中國社科院薛力:在共建一帶一路的過程中,中歐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紐帶將大大強化,這將推進歐亞大陸發展,爲多文明共存建立樣板,並推進全球的多極化進程。
2016年3月30日

南海
美艦近中建,一場「鴻門宴」?

中國社科院薛力:對於美國「每次往前拱一點」、試探中國反應的南海策略,中國雖理性地未赴「鴻門宴」,但目前的應對是不夠的,需要調整在南海的「模糊政策」。
2016年2月12日

「一帶一路」背景下的中國周邊外交方略

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薛力:周邊外交將成爲中國新的重中之重,但周邊國家數量衆多,差異甚殊,要想獲得理想的外交效果,必須有整體性的外交規劃作爲行動綱領。
2016年1月11日

「一帶一路」戰略是大國陽謀

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薛力:既然中國真心相信「一帶一路」的實施既利己也利人,併爲此傾情投入,就應昭告世界:「一帶一路」是中國對外大戰略,一個大國陽謀。
2015年12月16日

日本
「一帶一路」與中日關係的未來

社科院世經政所薛力:由於「一帶一路」戰略與日本的國家正常化戰略互相矛盾,中日戰略互惠的基礎已不存在。因缺乏共同戰略目標、戰略互信,兩國關係難以變熱。
2015年11月23日

美艦進「12海里」,中國怎麼辦?

中國社科院薛力:中美兩國沒有在南中國海開戰的意願,也有能力管控危機以避免大規模衝突。美國此次進入「12海里」的行動顯然經過精心設計,對此需做多層次辨析。
2015年11月25日

中國崛起下一階段面臨的陷阱

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薛力:缺乏可持續發展的政治經濟框架,缺乏官方與民間都普遍信仰並切實體現在行動中的一套核心價值觀等,是中國面臨的挑戰與陷阱。
2015年10月9日

菲律賓
中國不應再誤讀菲律賓

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薛力: 「厭惡菲律賓」的情緒在中國民衆中已比較普遍,但一些常在媒體發聲的意見領袖使用情緒化語言的偏好,不僅無助於南海爭端解決,也對中國「一帶一路」有反作用。
2015年7月27日

中國需重塑對外話語體系

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薛力:面對一帶一路和中國主動走出去的訴求,軍事色彩過於濃烈、重視大原則闡述而不重具體問題,核心話語缺乏穩定性的中國對外話語體系亟待重塑。
2015年6月28日

中美並未進入南海軍事衝突倒計時

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薛力:美軍機對南海抵近偵察讓中美衝突論調升溫,但作爲雙方非核心利益,南海爭端有季節特徵:上半年衝突,下半年合作,香格里拉峯會則是各方衝突劇的高潮節點,今年亦然。
2015年5月27日

南海
中國應加快調整南海政策

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薛力:南海問題熱度再起,隨著南海地區相關方行爲模式變化,中國的吹沙造地引發區域外大國諸多反應。但這未必會帶來衝突,中國政策清晰化反而會增加確定性。
2015年4月26日

緬甸
中緬果敢困境是個治理問題

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薛力:果敢衝突實質是緬甸內部的民族衝突。保護中國邊民的最好方式不是對緬甸採取強硬措施,而是藉助華人影響,爲和解與治理提供條件。
2015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