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

「一帶一路」背景下的中國周邊外交方略

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薛力:周邊外交將成爲中國新的重中之重,但周邊國家數量衆多,差異甚殊,要想獲得理想的外交效果,必須有整體性的外交規劃作爲行動綱領。

【本文系作者「一帶一路與中國外交轉型系列評論」之十二】

「一帶一路」戰略中的外交重點有兩個:大國外交與周邊外交。對於何者更重要存在爭議,但發展潛力方面,周邊外交要明顯大於對美外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訪問新加坡時闡述得很明確:中國將周邊置於外交全域性的首要位置,視促進周邊和平、穩定、發展爲己任,「「一帶一路」」倡議的首要合作伙伴與受益對象都是周邊國家。2015年是「一帶一路」的落實年,品味這一年的中國外交,會發現一個特徵:正在從「重視大國尤其是美國」向「重視周邊」轉變,周邊外交將成爲中國外交新的重中之重,包括對美外交在內的大國外交在中國外交中的比重將相對下降,中國在處理針對大國的外交時,會更爲注重不同大國之間的均衡。

對於周邊國家的外交將成爲中國新的重中之重。但周邊國家數量衆多,差異甚殊。要想獲得理想的外交效果,必須有一個整體性的外交規劃作爲行動綱領,即一個明確的周邊外交方略。

您已閱讀8%(391字),剩餘92%(461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