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

「一帶一路」背景下的中俄關系展望

FT中文網撰稿人蘇夢夏:中俄走近符合包括西方在內的各方的最大利益。中國作爲一個奉行審慎外交政策的國家,作爲一個潛在的協調中介,可以促成世界和平目標。

如果這個問題無法通過外交解決,那麼更不可能被權力和鮮血解決。——列夫•托爾斯泰《塞瓦斯托波爾故事》

在2015年,我們已經看到,俄羅斯將外交政策向亞洲傾斜,這主要帶來了兩個結果。首先,俄羅斯與中國的關係變得更緊密。中國是亞洲大國,也是崛起中的全球大國。其次,俄羅斯的外交政策日益重視中亞國家。中亞已成爲俄羅斯倡議的「歐亞經濟聯盟」與中國倡議的「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主要合作地域。

很明顯的是,俄羅斯越來越默許中國對後蘇聯空間的不斷介入,尤其是中亞。這是史無前例的。俄羅斯一直拒斥西方國家對那裏的介入。俄羅斯態度變化的至少部分原因是中國外交的靈活技巧:西方國家試圖通過單邊行動來與後蘇聯國家交往,既不徵求也不索取俄羅斯的支持,也幾乎不顧及俄羅斯的戰略敏感,而中國則採取了合作態度,試圖把俄羅斯的利益納入考慮之中。

您已閱讀10%(352字),剩餘90%(313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