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背後的人民幣國際化抱負

種種跡象表明,未來數年,不僅中資機構在離岸債券市場上的活躍度將顯著提高,而且人民幣作爲國際債市中的重要貨幣,其影響力也將日漸加大。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喜歡有歷史淵源的宏大構想。在構想之一「中國夢」中,他敦促中國人民通過民族復興重現往日輝煌。在另一個構想「新絲綢之路」中,他回望歷史,設想通過加強歐亞紐帶、構建更興盛的未來。

新絲綢之路戰略是要在中國古代絲綢之路沿線的64個國家興建大型基建項目。該戰略的覆蓋領域是如此的廣泛,乃至包含了北京方面的一整套現代化發展目標,包括擴大人民幣在國際投資和融資中的使用。

新絲綢之路戰略也稱「一帶一路」(OBOR)戰略,如果順利實施,將迅速增加人民幣的使用,凸顯人民幣作爲一種融資工具的作用——人們可以使用人民幣在海外金融中心融資,用於建設歐亞各地鐵路、公路、港口、機場和其他基礎設施項目。

您已閱讀17%(295字),剩餘83%(141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