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孜文章檔案

在發展中解決環境問題:一位環境作者眼中的中國環保三十年

林孜:學者馬天傑的《追尋綠色中國》一書回顧了中國過去三十年的環境保護和發展博弈。這本書帶來了什麼啓示?
6月3日

在發展中解決環境問題:一位環境作者眼中的中國環保三十年

林孜:學者馬天傑的《追尋綠色中國》一書回顧了中國過去三十年的環境保護和發展博弈。這本書帶來了什麼啓示?
6月3日

電力需求成長強勁,中國可再生能源能否跑贏用電成長?

林孜:中國正經歷強勁的電力消費成長,但可再生能源發電不及預期。綠證和強制消納等政策措施出臺能否加速綠電替代煤電?
5月25日

氣候資金博弈:中國是否將承擔更多全球責任?

林孜:中國在新氣候融資集體量化目標(NCQG)談判中的立場到底是什麼?在全球氣候資金中發揮著怎樣的角色?NCQG的方案設計應當有哪些考量?
2024年11月18日

分歧與共識:中國2035年氣候目標將走向何方?

林孜:儘管中國NDC目標完成進度良好,但要實現《巴黎協定》1.5度溫升控制目標,中國還需加大自己的「作業」難度。
2024年11月18日

2024年「兩會」四大綠色看點

林孜,崔綺雯:「十四五」進程過半,面臨提振經濟和完成氣候目標的雙重挑戰,今年「兩會」折射出了綠色發展的信號。
2024年3月13日

全球可再生能源增至三倍的目標,對中國意味著什麼?

林孜:IRENA提出的全球可再生能源目標和能效提升目標對中國意味著什麼?中國光伏行業的領軍企業對這個目標持什麼看法?
2023年12月10日

COP28前瞻:壓力與期待,中國在世界聚光燈下

林孜:雖然中國將在「損失和損害」議題上面臨國際壓力,但仍有潛力與美國開展氣候合作,併爲全球減排議程做出貢獻。
2023年11月8日

2023,極端天氣下的中國生態小農

林孜:過去十年一遇百年一遇的極端天氣逐漸成爲新常態,「靠天喫飯」風險加大,生態小農探索氣候適應措施,中國有待補上氣候服務的短板。
2023年9月4日

從霧霾到「雙碳」,中國民間環保組織尋求轉型

林孜:隨著氣候變化成爲中國最重視的環境議題,一些曾在霧霾治理上發揮重要作用的環保組織發現它們需要新的思路來參與氣候治理。
2023年1月2日

中國向「新汙染物」宣戰

林孜:新公佈的《新汙染物治理行動方案》有望填補中國在具有長期環境危害性的化學品管控上的漏洞。
2022年8月14日

「團結經濟」:疫情後中國城市食物供應的另一種可能?

林孜:新冠疫情引發了對未來食物系統的重新思考。團結經濟這種替代性的經濟形態,能否回應疫情下中國食物系統面臨的挑戰?
2022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