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對話

2023,極端天氣下的中國生態小農

林孜:過去十年一遇百年一遇的極端天氣逐漸成爲新常態,「靠天喫飯」風險加大,生態小農探索氣候適應措施,中國有待補上氣候服務的短板。

「月初還在抗旱,月底又擔心發生內澇。」北京密雲的農場主王婧回憶起7月的經歷說。

這個夏天,北京經歷了1962年以來歷史第二高溫和1883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大降水量的暴雨。

在大量媒體報導中,十一年前北京的「7.21」特大暴雨和兩年前河南鄭州的「7.20」暴雨再度被提起。人們沒有料到,極端天氣記錄重新整理的頻率如此之快。

您已閱讀3%(156字),剩餘97%(499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