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外對話

中國電力市場的時空格局

張永平、周鋒、彭麗楠、俞洋:統一電力市場建立,對中國實現雙碳目標至關重要。本文將分析中國電力交易現狀和特點。

受全球氣候變暖和厄爾尼諾自然現象所影響,2023年7月全球平均氣溫已打破歷史最高記錄,達到17.23攝氏度。6月以來,中國多地持續高溫,帶動用電負荷激增,用電高峯期提前而至。

近日,京津冀地區高溫天氣提前到來,電網負荷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30%;四川和雲南作爲中國主要的水力發電大省和「西電東送」的重要基地,受夏季高溫乾旱影響,今年5月兩地水力發電量較2022年分別同比下降24.4%和43.1%。一切讓人想起2021年電荒和2022年川渝「迎峯度夏」時期限電,擔憂紛至沓來。

作爲全球發電量三分之一,電網系統最複雜的國家,中國如何保障電力供應安全?更重要的是,佔中國碳排放 40% 的電力行業,是實現碳達峯的重點部門之一。電力行業的低碳轉型也將在中國實現「雙碳」目標起到關鍵作用。

您已閱讀9%(338字),剩餘91%(358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對話地球(Dialogue Earth)

對話地球(Dialogue Earth)是一家關注氣候變化與環境的非盈利機構,專注於分享全球經驗和知識,推動氣候變化科普和建設性對話。對話地球在歐洲、南亞、東南亞、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區的17個國家有專業的編輯團隊,使用8種語言發佈氣候和環境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