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對話

沙塵暴影響下,中蒙正在推進治沙合作

夏志堅:北京春季沙塵暴背後,是蒙古國牧民的生計和生活變化。科學家警告稱,蒙古國可能已經跨過氣候臨界點。

現年50歲的巴特森格(Battsengel)生活在蒙古國南部的南戈壁省漢博格德縣,這裏與中國的內蒙古自治區直接相鄰。從20歲起,他就以放牧爲生,然而近年來越來越頻繁的沙塵暴讓他已經持續了三十年的生計變得難以爲繼。

「從2004年開始,降雨就變得越來越少。到2015年的時候,由於降雨的間隔變得非常大,乾旱發生的間隔變得更短,沙塵暴已經變得越來越頻繁,牲畜死亡的情況也越來越常見。」 巴特森格說。

科學家警告稱,蒙古國可能已經跨過氣候臨界點,這一地區的暖幹程度260年來前所未有,氣候變得越來越乾的狀況可能已經不可逆轉。

您已閱讀7%(257字),剩餘93%(343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