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位於中國西南部的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稱,是世界山地冰川最發育的地區和亞洲多條重要江河的源頭,也是全球氣候變化的關鍵區、敏感區。今年4月,中國通過《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並將於9月1日正式實施。其中提到「加強青藏高原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生態保護修復、水文水資源、雪山冰川凍土……」的研究。研究首先要進入實地,地質學者楊勇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考察研究青藏高原。今年6月正在青藏高原考察的他,給我們發來了去年和今年分別連續多月的考察筆記,用第一手資料,展現了野外工作最原始記錄和青藏高原在氣候變化下的狀態。
今年5月,我沿橫斷山進入藏東南。現正在穿越藏北羌塘中線湖泊羣,從阿里219線進入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
過去三十多年中,我幾乎每年都要前往青藏高原考察,親身經歷了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也目睹了這個「地球第三極」、」亞洲水塔」在環境、生態方面的改變。這幾年厄爾尼諾很大可能發生,或導致極端升溫,對青藏高原的氣候、水文和生態環境又帶來諸多挑戰,這讓我十分憂慮。
您已閱讀10%(433字),剩餘90%(379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