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中國宣佈「向汙染宣戰」以來,空氣質量得到了大幅改善,全國平均PM2.5水準從2013年的72μg/m³下降58%,至2021年的30μg/m³,霧霾治理取得階段性勝利。現在,中國開始將重心轉向「看不見」的汙染物。
在全國「兩會」、「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新汙染物」成爲頻頻被提及的熱詞。不同於霧霾的顯而易見,潛移默化中給環境和健康帶來長期累積損害的新汙染物是一種「隱形的汙染」,治理難度比顯性汙染更大。
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的生產和使用是新汙染物的主要來源。今年5月,國務院發佈了《新汙染物治理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開始系統地開展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環境風險篩查和評估,並將對首批列入重點管控清單的化學物進行限制和禁用。該方案有望填補中國化學品管理上的漏洞。
您已閱讀7%(346字),剩餘93%(445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