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碳中和

碳中和2.0,中國網路科技企業怎麼走

葉睿琪、呂歆、李雨瀟:中國頭部網路科技企業紛紛設定目標,意在2030年前實現碳中和與100%可再生能源。同時,我們也觀察到一些潛在問題。

在中國經濟面向低碳轉型、「雙碳」目標確立的背景下,網路雲端服務與數據中心企業作爲用電大戶,正面臨著能耗與碳排放的雙重合規要求。國際環保機構綠色和平與賽寶計量檢測中心2021年5月發佈的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數據中心能耗總量約爲1507億千瓦時,約合二氧化碳排放量高達9485萬噸。預計到2035年全國數據中心能耗將達到4505-4855億千瓦時,屆時全國數據中心的碳排放量將超過億噸量級。

數據中心行業實現碳中和是國家實現碳中和總目標的重要一環,也是落實碳中和戰略必不可少的推動力。在此背景下,過去一年,阿里巴巴、騰訊等中國頭部網路科技企業紛紛設定目標,意在2030年前實現碳中和與100%可再生能源。而後,藉着全國綠色電力交易正式鋪開的東風,科技企業作爲首批用戶積極佈局,如阿里雲2022上半年最新披露交易了2.64億千瓦時風電、光伏,在可能需要支付溢價的情況下進行綠電大規模採購,爲實現100%可再生能源目標做準備。

與此同時,我們也觀察到一些潛在問題,比如綠電採購規模和比例仍需進一步提升,企業供應鏈減碳還在起步階段,以及範圍3溫室氣體排放資訊披露不足等。面對即將到來的碳中和2.0階段,網路科技企業應該如何圍繞2030年碳中和目標,繼續深化減碳行動呢?

您已閱讀16%(531字),剩餘84%(285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