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文章檔案

美國在技術上真能「卡住」中國的「脖子」嗎?

李偉:美國政府的做法阻礙了知識交流,延緩了技術進步,有害於人類社會的總福利,對於中國,我們不能決定美國政府的做法,但我們可以決定自己的態度。
6月10日

美國在技術上真能「卡住」中國的「脖子」嗎?

李偉:美國政府的做法阻礙了知識交流,延緩了技術進步,有害於人類社會的總福利,對於中國,我們不能決定美國政府的做法,但我們可以決定自己的態度。
6月10日

關稅
「一報還一報」與中美關稅戰

李偉:中美關稅戰按下了暫停鍵,但硝煙遠未散盡,當市場情緒隨著關稅戰的大起大落時,中國應採取什麼樣的策略才能從根本上維護自身的長遠利益呢?
5月26日

匯率
香港應考慮放棄聯繫匯率制度

李偉:一邊是呼籲改變聯繫匯率制度的要求,一邊是堅定維護聯繫匯率制度的表態,那麼我們到底應該如何來看待這件事情呢?
1月27日

TikTok
從TikTok的遭遇來看美國精英階層的冷漠

李偉:在TikTok事件中,美國精英階層的考慮主要是國家安全,但他們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美國普通民衆的想法,損害了這些人的利益。
1月23日

「比亞迪匯率」

李偉:「比亞迪匯率」反映了從購買力平價角度看,人民幣較之其他主要貨幣,現階段具有比其匯率所反映的更強的購買力,有較強的升值預期。
2024年7月24日

全球化
中國需要再全球化

李偉:中國需要再全球化,重構我們的供應鏈,才能儘可能規避地緣政治風險,升級比較優勢,繼續保持競爭力,從而推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024年6月23日

短劇
從野蠻生長開始:中國短劇生態實錄

李偉:或許大平臺與短劇內容提供方間在規則、利益分配機制等方面還有失衡之處,但正是前者的存在,讓後者自小就有了被用戶「看見」的可能。
2024年6月2日

多重困境中的英國經濟

李偉:英國此次危機的觸發點是該國政府的大規模減稅政策,但實際上,這也是英國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各種經濟政策自相矛盾的結果。
2022年11月14日

中美貿易摩擦與美國反通膨

李偉:美國反通膨,美聯準的貨幣政策是最主要的工具,但還有沒有其他的選擇?假如停止與中國貿易爭端,這將會給美國的通膨帶來何種影響?
2022年9月2日

西方國家對俄金融制裁與人民幣的崛起

李偉:凍結俄羅斯央行外匯儲備的行爲無疑將沉重打擊俄羅斯的金融實力,但這種行爲對西方國家來說,真的是百利而無一害嗎?
2022年8月12日

俄烏衝突與中國利益

李偉:維護全球化是中國的根本利益所在,這就要求中國做協調的工作,積極行動起來,提出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而不能有搭便車心理。
2022年3月31日

中美需要打破「修昔底德陷阱」

李偉:應該從全球角度去制定相關規則,然後讓各國遵守,這樣才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及其可能導致的冷熱戰。
2020年11月18日

從「中國衝擊」到和諧成長

李偉:中國是一個比較倚重外貿的國家,美國又是中國重要的貿易伙伴,那麼這場由川普發動的對華貿易戰,未來將如何演變?
2019年9月25日

與FT共進午餐:周濂

這位青年哲學學者走出書齋,與我們對話當下:如何在衆聲喧譁中堅持溫和理性?LGBT問題對今日中國爲何重要?大轉型時代,個體應當如何自處?
2019年7月2日

萬科
萬科大戰:公司控制權與股東利益之辯

李偉:假如我們有發達的公司控制權市場,保護投資者將更是一句實話。希望萬科控制權之戰僅是開始,遠非終結。
2016年11月22日

TPP
TPP達成不是「狼來了」

長江商學院李偉:沒理由相信TPP的存在會對中國發展構成威脅。相反,認真思考TPP對中國經濟的結構性調整和世界貿易體系建設帶來的益處,應是TPP對中國最大的啓示。
2015年11月8日

希臘
希臘債務危機對中國的警示

長江商學院李偉:希臘債務危機提醒我們,提升本國的核心競爭力,不是一味的訴諸於再分配和高福利政策或沉迷於短暫財富槓桿效應,而是直面當前中國嚴重的經濟結構失衡。
2015年8月19日

Apple Pay將引發新支付革命

長江商學院李偉:推出近場支付功能Apple Pay,是蘋果打造線上線下大一統支付平臺的手筆。在中國,Apple Pay將通過銀聯落地,後者將因此加入線上支付戰場。
2014年9月19日

美聯準
美聯準退市將提高中國貨幣政策獨立性

長江商學院經濟學教授李偉:QE政策產生的美元有相當一部分流入了中國套利,干擾了中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美國退出QE後,美元勢必升值,將減輕人民的幣升值壓力。
2013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