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之中,中美之間的貿易戰已經進行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雙方你來我往,有時鬥爭,有時又有所妥協。由於中美是全球經濟體量最大的兩個國家,因此兩國真紅了眼,估計地球也得去跳舞。中國是一個比較倚重外貿的國家,有成千上萬的勞動者在外貿相關行業就業,美國又是中國重要的貿易伙伴,那麼國人自然要問這樣一個問題——這場由川普發動的對華貿易戰,未來將如何演變?
一般來說,人們感興趣的都是未來,因爲對未來的探索不但滿足了我們的好奇心,也能讓我們在分配利益時佔得先機,或者在面對險境時可以未雨綢繆。就未來談未來要麼過於蒼白,要麼一葉障目,總之很難跳出各種「陷阱」,最終不得不淪爲「井底之蛙」,得出種種扭曲的結論,馬鹿不分。因此,這篇命題小文雖然面臨著篇幅的限制,但筆者還是會盡力提綱挈領的講出自己對中美貿易戰的諸多觀點,尤其是對未來走勢的判斷,不足之處,還望各位讀者海涵。
首先,中美貿易戰在一定程度上來源於中美貿易失衡,但貿易失衡是一件持續了很久的事情了。根據美國經濟分析局(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簡稱BEA)的數據,從1992年到2018年,美國全部是貿易逆差。從1999年開始,BEA公佈了部分地區與美國之間的貿易差額狀況,這其中就有中國。根據BEA的數據,2006年之前,來自中國的貿易逆差還比較溫和,其在美國貿易逆差總額中的佔比一直沒有突破30%。但是此後情況發生了變化,甚至給人一種失控的感覺,4年之後的2009年,上述指標躍升至57%,到了2015年,這個指標再上一層樓,達到了驚人的67%,此後該指標雖有所下降,但一直維持在60%以上。